临产注意事项_临产禁忌
临产期间准妈妈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,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里,孕妇需要注意生活的细节和生活质量,以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健康,为顺利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目录
临产注意事项
1. 休息
传统的“熬夜”项目今年可以暂停一次了。过度兴奋常常会引发产期的提前。在医院,往往是大年初二跑去急诊生产的产妇特别多,原因就是三十儿和初一严重休息不够,精神亢奋,使得生产不得不提前。而且疲劳的身体也不利于产妇应对分娩的辛苦。所以,睡眠充足、养精蓄锐才是准妈妈过节的重点项目之一。(孕妇网www.hbmami.com整理)
2. 物品准备
这是任何一个临近分娩的准妈妈都需要及早进行的工作。而对于春节期间可能迎来宝宝的家庭,还需要特别提前把所需的费用备好。过节期间,银行会有轮流休息,提款机也不是取之不尽,取钱难免就会变得不再那么轻而易举了。为了避免到时跑遍银行或者排大队,现金的充足十分必要。
3. 饮食
中国人过节,吃,是一个重要的“精彩”的节目。但对于处在特殊情况又准备临产的准妈妈来说,“吃”就应当成为一个需要优选和节制的“低调”的节目了。大鱼大肉、过甜过咸、辛辣生冷、酒精刺激以及容易引起宫缩的食物,都最好不要碰。不当的饮食,会引起糖代谢异常等妊娠综合征的发病。即便是过节高兴,也要以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为重,不要因为“难得高兴就一次”而放松警惕。此期间可根据个人口味,多品种、量少地进食,多吃蔬菜瓜果,以营养充足、保持精神和体力为目的。
4. 活动
临产准妈妈的运动,一定要注意轻缓,避免颠簸,动作不能过于剧烈,时间不宜过长。过节走亲戚或接访客其实是非常辛苦和劳累的事情,准妈妈务必量力而行。外出游逛,则要注意防止意外跌倒和撞击,这样很容易引起破水和脐带脱垂。于此同时准妈妈还要一如既往地检测胎动。
临产禁忌
1.忌怕
不少孕妇由于缺乏分娩的生理常识,对分娩有恐惧心理,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孕妇临产前的饮食和睡眠,而且还使身体不能很快进入待产的最佳状态,因而影响正常分娩。孕妇应认识到,在现代医疗条件下,如能认真进行产前检查,分娩的安全性几乎是100%。
2.忌急
有些孕妇对待分娩也是个“急性子”,没到预产期就焦虑不安。其实预产期还有一个变动的范围,提前10天或拖后10天左右都属于正常,不必着急。
3.忌粗心
不少孕妇粗心大意,大大咧咧,到了妊娠末期仍不以为然。由于准备不足,临产时往往手忙脚乱,很容易出错。
4.忌累
是指身体或精神上的过度劳累。孕妇到了妊娠后期,活动量应适当减少,工作强度也应减低,特别要注意休息好,养精蓄锐,以便分娩时能精力充沛。正确做法是在产前半个月左右就应适当减少活动,做些较轻的活动,到预产期前5--7天最好不要工作,不要劳动,只是适当散步就可以了。
5.忌懒
临产前过度休息也不好。有调查显示,产妇产前休息时间过长,活动量过少,容易出现分娩困难。因此,妊娠末期不应生活过于懒散,也不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。
6.忌饥饿
分娩时要消耗很大的体力,产妇临产时要吃饱、吃好,切忌什么东西都不吃。家属要想尽办法让临产的产妇进食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。
7.忌远行
一般产妇在预产期的前半个月不能远行,尤其不宜乘车、船远行,以免在车、船上意外分娩。
8.忌滥用药物
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动,一般不需要用药,也没有能使产妇腹痛减轻的药物,因此,产妇及其家属千万不要自行其事滥用药,更不可随便注射缩宫素,以免造成严重后果。
责任编辑:阮艺林
相关文章
- ·临产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
- ·哪些孕妇需要提前入院待产
- ·入院待产包
- ·产妇入院物品清单及注意事项
- ·待产包清单
- ·孕妇临产前什么时候去医院
- ·临产前的症状
- ·产前准备清单
- ·劳动法产假规定
- ·产假请假条
- ·拉玛泽呼吸法
- ·超过预产期怎么办
- ·临产常识:胎位是臀位能顺产吗?
- ·分娩时宫缩乏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
- ·分娩时如何用力(详细资料)
- ·孕妈妈注意了:分娩时大喊大叫的危害!
- ·什么是难产
- ·破水
- ·催产素的副作用
- ·产前阵痛是什么感觉
- ·假性宫缩是什么感觉
- ·宫缩是什么感觉
- ·剖腹产全过程
- ·羊水破了是什么感觉
- ·临产前的征兆
- ·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
- ·孕妇顺产需控制体重
- ·顺产最佳年龄
- ·孕妇分娩过程
- ·顺产注意事项
- ·孕前补碘吃什么好
- ·怀孕5周孕酮正常值
- ·怀孕3周吃什么好(实用资料)
胎儿发育

孕妈知识


